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研究

2023-10-09 19:16 邢智妍 河南新闻网
浏览

1 准确识别高素质

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供给侧企业,需要将供给侧的创新驱动力充分地展现并发挥出来,对于供给侧来说,人才就是其核心。因此,需要企业及时采取相关举措,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。对于人才队伍中的高质量核心人才,企业除了需要重视对其进行专业能力上的培训与提升外,还需要对其价值、思想意识、道德品质等加以关注,不能选用专业能力强但道德水平低的人员。对于兼具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,企业要深入挖掘其个人才能,不能只是依靠大而化之的面试来确定和评判,企业需要站在战略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、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体系、充实人力资源内涵,做到无论当前企业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、未来企业的发展又将处于何种阶段都能应付自如。

2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,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

基于当前市场化转型背景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,国有企业需要转变管理理念,搭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管理体系,实施以价值指数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,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,创新员工培育、考核和激励机制,实施人才结构升级和动力系统升级,建立制度标准规范、调控监督有力、机制运作高效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和激励体系。同时,要探索从规模效益、人均贡献、投入产出比等维度考量设计具体指标,赋予各指标差异化比重,进而形成人力资源价值指数,持续引导内部员工对标先进企业找差距,聚焦问题补短板,积累经验再延伸,提高员工干事效率和干事能力,持续创造“比学赶帮超”的工作局面。

3 注重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特点的多元融合,塑造干事创业的氛围

首先,在企业文化与个人特点的融合中,要结合实际着手建成一个有文化、有思想、有个性、有实力的企业,倡导和培养员工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,而且具有人文精神、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,整体上要强调积极向上、包容宽容。其次,在行业特点与独特管理模式的融合中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、数据化带来的优势,结合自身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,在“选、育、用、留”等方面有展新方式,让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向、利益共享。

4 结束语

近年来,国企市场化转型逐步深入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此背景下,国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优化调整,采用动态、包容、激励等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,挖掘利用各类资源对人才的“软实力”“硬条件”进行关注培养,使其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中发挥最大价值。(邢智妍,河南中天高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河南省郑州市,450000)